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桃李春风一杯酒

第67章 摸鱼(求订阅)

桃李春风一杯酒 小楼听风云 9393 2023-11-20 22:44

  杨戈知道这个裴玉称他为汪公公的死太监,是来路亭走过场的。

  

  
死太监也一点都没掩饰,刚到驿站就通过娴熟的拉一个踩一个手法,旗帜鲜明的向所有人表明:‘诸君且安心,杂家就是走过场的,接着奏乐、接着舞……’

  

  
但底线这玩意儿,似乎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,就是为了不断向下击破、不断向下刷新的。

  

  
死太监就生动形象的给杨戈上了一课:什么,叫走过场!

  

  
第一天,死太监抵达西郊驿站。

  

  
杨戈以为人只是在驿站洗洗一路的风尘,完事儿了就会光鲜的进城。

  

  
毕竟驿站周围打理得再姹紫嫣红,它也始终是荒郊野外不是?

  

  
哎,人就不!

  

  
人直接就在驿站里喝着酒、跳着舞,寻欢作乐了整整一天一夜。

  

  
杨戈愣是在冰天雪地里,侯了他们一天一夜。

  

  
第二天清晨,钦差仪仗才终于是浩浩荡荡的开进了路亭县。

  

  
杨戈又觉得,那个死太监怎么着也该先去县衙,看看各方面的文书,做做样子了吧?

  

  
哎,人就不!

  

  
人一进城,就直奔着路亭驿站去了,一进驿站就开始闷头睡大觉,这一睡就又是一天一夜!

  

  
杨戈是怎么知道那个死太监在客栈里睡了一天一夜?

  

  
那山珍海味跟流水一样送到驿站里,凉透了再原封不动的送出来,换成一模一样的热菜再送进去……川流不息的送了整整一天一夜!

  

  
你说他为啥知道!

  

  
这回杨戈倒是学聪明,眼瞅着天快黑的时候,他就将警戒的工作交给谷统安排,自个儿麻利儿的跑路了!

  

  
事实上那个死太监的人身安全,也轮不到他们这点人手来操心。

  

  
作为代天巡游的钦差,那个死太监周围有整整八百全副武装的禁军将士随行护卫。

  

  
虽然杨戈并不清楚,那些禁军将士战斗力如何。

  

  
但他确定,若是连那八百禁军将士都保不住那个死太监,那他们路亭绣衣卫这五十人填进去也照样白搭!

  

  
所以,他们路亭绣衣卫随行警戒,本就只是个态度问题。

  

  
绣衣卫是天子亲卫,钦差代天巡游至此,人身安全确是该由绣衣卫负责。

  

  
既然只是态度问题……那个死太监摆烂都摆成这副咸鱼样子了,还能指望杨戈有什么态度?

  

  
到第三天,人倒是终于想起来自己出京的使命了,开始去做事了……

  

  
杨戈去问了一嘴,就得知那个死太监带着一票禁军将士,乔装打扮去了粮市,逢人便发出人生三问。

  

  
“粮食贵不贵啊?”

  

  
“粮食缺不缺啊?”

  

  
“粮食好不好买啊?”

  

  
杨戈能说什么?

  

  
他难道还能卡着那个死太监的脖子,把他按到茅坑,问他信不信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一定是来拉屎撒尿的?

  

  
他不能!

  

  
谁没办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。

  

  
于是杨戈决定,不能再这么陪着这个死太监浪费大好的光阴。

  

  
摸鱼!

  

  
必须摸鱼!

  

  
他从麾下的力士里,挑了一个身形和自己相差不大的力士,细心的教导了他五分钟,然后就让他带上自己的恶鬼半脸面具,替他上岗去了!

  

  
短短五分钟能教什么?

  

  
杨戈就教了他五句话。

  

  
前三句,是应付那个死太监的。

  

  
第一句:“啊是是是,大人教训的是!”

  

  
第二句:“啊对对对,大人说的都对!”

  

  
第三句:“下官知错……”

  

  
后两句,是应付除那个死太监以外的所有人。

  

  
第一句是:“关你屁事!”

  

  
第二句是:“关我屁事!”

  

  
五句话、五分钟,绰绰有余了。

  

  
什么,杨戈凭什么这么嚣张?

  

  
论品秩、论职权,路亭县除了那个代天巡游的死太监,都数杨戈最大。

  

  
他凭什么不能嚣张?

  

  
替身刚开始上岗的那几天,杨戈还天天都来问方恪,替身有没有出纰漏。

  

  
但方恪回回都回答说:不但没有纰漏,替身上岗之后,死太监看“他”的眼神,都柔和了不少……

  

  
杨戈信以为真,连续问了三四天后,就不来问了,心想着反正那个死太监见他也不过就三两回,还都带着面具,能出啥纰漏啊?

  

  
但事实上,替身刚开始上岗的那几天里,的确出过不少细小的纰漏。

  

  
比如不知道啥时候该回“是是是”、不知道啥时候该回“对对对”。

  

  
再比如底气不够足,“关你屁事”和“关我屁事”说得不够理直气壮、举重若轻等等。

  

  
只不过,都被方恪在一旁给圆了回去,没叫人发现而已。

  

  
而方恪之所以会对杨戈说假话……

  

  
当然是因为他觉得,让杨戈真身上岗,更危险啊!

  

  
自打那次他胡说八道之后,方恪就分不清,到底是自己先入为主的偏见,还是自家顶头上司的确瞅个死太监不顺眼。

  

  
反正他就觉得,杨戈看那个死太监的眼神儿,不对头、很不对头!

  

  
就阴恻恻的。

  

  
跟看死人一样……

  

  
尤其是杨戈对死太监那副逆来顺受的态度,更令方恪心头揣揣不安。

  

  
就杨戈那驴脾气,他是个能忍气吞声的主儿吗?

  

  
死太监那块“代天巡游”的金字招牌,的确狠。

  

  
但再狠,还能狠得过三大粮商背后那些人联手?

  

  
杨戈对三大粮商下刀子的时候,他眨过眼睛吗?

  

  
三大粮商将大魏半壁江山玩弄于股掌之间这么大的局,都没能唬住杨戈。

  

  
那个死太监就凭一块金字招牌,凭什么能唬住杨戈?

  

  
那天之后,方恪还曾仔细的回想过他认识杨戈这么久以来,所经历的所有人和事。

  

  
发现唯一一个真正拿捏住了杨戈的人,竟只有自家镇抚使沈大人。

  

  
其余人,无论燕云五鬼、三大粮商、还是江左长风帮,都没唬住过他!

  

  
哪怕是当初杨戈被“混江龙”雷横一个过肩摔,砸在地上直吐血,他都还在笑……

  

  
可即便是沈大人,也仅仅是在里子上拿捏住了杨戈。

  

  
面子上,反倒是杨戈拿捏沈大人居多。

  

  
堂堂绣衣卫千户,去麾下总旗家中蹭饭,竟然还得自带酒菜伱敢信?

  

  
堂堂北镇抚司镇抚使,过年还要主动给麾下总旗送年货,祝贺他晋升自个儿一手包办的试百户你敢信?

  

  
而且方恪若是没记错的话,沈大人遇到杨戈那会儿……

  

  
杨戈还只是一个每月拿着一百二十文工钱、连个属于自己的居所都没有,武功也是九窍通了八窍的店小二。

  

  
而如今,杨戈已经是绣衣卫试百户、内气大成,随随便便往脸上扣个九筒面具,都能闯出一个惊动河洛之地的悍匪“张麻子”名头。

  

  
死太监想拿捏他?

  

  
除非先找到杨戈的九族!

  

  
所以……

  

  
真相只有一个!

  

  
那就是:谁会和一个死人计较他的态度问题呢?

  

  
这个真相,令方恪感到毛骨悚然,只觉得脖子根儿凉飕飕的……

  

  
偏偏这事儿,他还谁都没办法说!

  

  
去和沈大人说?

  

  
杨戈还什么都没说、什么都没做,他去沈大人那儿告杨戈的状,那不是找刺激呢吗?

  

  
直接找杨戈本人聊?

  

  
万一,就是说万一,杨戈确实没这个念头,他去一说,岂不是提醒杨戈了吗?

  

  
这俩人都没法儿说,他还能去跟谁说?

  

  
他总不能跑去跟那个死太监跟前,说:“诶,死太监,你快死了你知道吗?”

  

  
恐怕那个死太监反手就会先整死他!

  

  
怀揣着这样的推测,他听到杨戈想要摸鱼,岂能不喜出望外?

  

  
摸鱼好啊、摸鱼妙啊!

  

  
摸鱼摸的时间长了,杨戈心头的气儿兴许也就消了。

  

  
大家伙儿的脑袋,也就都保住了,你好我好大家好。

  

  
……

  

  
杨戈哪里知道方恪的复杂心历路程。

  

  
反正他就觉得,自打那天那个死太监手把手的把裴玉那个兔儿爷拉进驿站之后,方恪那厮看自己的眼神就不太对劲。

  

  
不,应该是很不对劲!

  

  
无论他做什么,一回头都总能看到那厮阴恻恻的盯着自己。

  

  
他一看那厮,那厮又会连忙移开眼神,装作若无其事的打量别处……

  

  
那直勾勾的眼神,就看得他心头渗得慌!

  

  
我拿你当兄弟,你却想和我睡?

  

  
这个猜测,令杨戈再见到方恪,就觉得浑身都不自在,总觉得他在琢磨什么十分失礼的事情。

  

  
于是乎,他在确定替身没啥问题之后,他连锣鼓巷都不去了,打定主意在那厮找到自己的“意中人”前,少和那厮接触。

  

  
免得被他看得多了,自己都变得不干净了。

  

  
锣鼓巷去不了。

  

  
悦来客栈又没开业。

  

  
出城也不合适。

  

  
连地都种不了……

  

  
那还能干嘛?

  

  
练武呗!

  

  
正好,自打初三那夜他打死了长风帮三个人之后,他在凌霜刀刀法上,就有了一些新的领悟,他觉得正好趁此机会,仔细琢磨琢磨。

  

  
那种领悟具体是什么……

  

  
杨戈至今也说不好,反正就是一刀劈出去的时候,他已经不需要再像从前那样,主动去模拟练刀时那种“是杀非杀”的冷酷又超然的心境。

  

  
而是随随便便劈出一刀,刀气之中自然而然的就会带上几分“是杀非杀”纯粹杀意。

  

  
这一点纯粹杀意,于凌霜刀刀法一道,就如同画龙点睛的那关键一笔!

  

  
没有这一点纯粹杀意,刀气就是死的、钝的,看起来是刀的形状,但事实上仍是将内气凝成一团砸出去,完全没有刀气应该有的锋锐之意。

  

  
而有了这一点纯粹杀意,刀气就是活的、锋利的,刀气劈出去,不再只依靠大力出奇迹,刀气本身的锋芒与锐利,已经足以胜过强大的力道。

  

  
形象的说……

  

  
没有杀意的刀气,就好比是手捏成拳头,必须得力气大,才能打伤人。

  

  
而有杀意的刀气,就是手拿上了匕首,就算力气不够大,依然能捅死人。

  

  
杨戈在领悟了这一点纯粹的杀意之后,再重新去看待凌霜刀的那六记杀招,就仿佛是终于从一团凌乱的线团里,理出了一个线头来,一切都迎刃而解。

  

  
至此,凌霜刀这门刀法在他手里,终于开始呈现出它本来的威力!

  

  
至于内气方面,杨戈已经将飘雪掌的配套内功心法《飘雪诀》,练到第四重“阴阳六合”,可同时在体内运转六股阴阳并济的内气,能最大程度的开发经脉、穴位和丹田。

  

  
杨戈百脉精通,可以直接略过开发经脉和穴位的过程,一力开发丹田,提高内气上限。

  

  
但即便是这样,他自我感觉,要将这一重练至大成,至少还要三个月。

  

  
当然,他也可以不用将这一重练至大成,练到一半也是可强行晋升飘雪诀最后一重“殊途同归”。

  

  
但那吃亏是他自己……

  

  
归真境对于杨戈来说,并算不上难关。

  

  
但他既不想做最弱的归真巨擘,也不想成为沈伐口中的那个“小宗师之体”的下限。

  

  
而内气境的修行未能圆满,强行跻身归真境,定然会给归真境的修行平添大量关隘。

  

  
所以,他不取!

  

  
而且练武练出独属于自己的领悟后,当真如同陈年老酒一样。

  

  
越琢磨越有味道、越琢磨越上瘾。

  

  
杨戈习武至今,就已经渐渐感受到了沈伐所说的一步有一步的领悟、一境有一境的风景。

  

  
世界这么大,他也想去更高处看看……

  

  
是以即便归真境就摆在他的眼前,唾手可得。

  

  
他依然想再忍忍、再等等,等到自己把内气境的修行完善后,再去归真境。

  

  
就目前的形势,他也还有时间。

  

  
……

  

  
杨戈就这样把自个儿关在了家里。

  

  
两耳不闻窗外事、一心只练最强功。

  

  
平日里除了老刘家爷俩偶尔会过来串个门、话话家常之外,也没有其他人和事来打扰他。

  

  
直到两个月多月后,方恪敲开他家的院门……

  

  
他才知道,那个死太监竟然还在路亭县!

  

  
PS1:这一章是昨天的更新,今天会再更一万字~

  

  
(本章完)

  

  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